Facebook:Sequential Ads 可提升 Facebook 廣告表現
Home » Online Ads 線上廣告 » Facebook:Sequential Ads 可提升 Facebook 廣告表現
預計閱讀時間︰5 分鐘
與傳統廣告不同,Facebook 廣告格式多變而靈活,並設有完善的廣告系統,幫助廣告發揮最佳的廣告效益。 Sequential ads(中文:排序廣告)是一種廣告投放策略,透過一系列廣告傳遞一個完整的品牌故事,可提升廣告的表現。Facebook 曾為其 sequential ads 進行研究,發現用戶在觀看排序廣告後,比起非排序式廣告,到訪目標 landing page 的人數可增加高達 87%。品牌可以怎樣運用排序廣告,提升 Facebook 廣告表現?
Sequential Ad 是什麼?
針對觸及率與頻率購買類型的廣告,Facebook 提供了「廣告排序」工具,品牌可以按特定順序刊登最多 50 個廣告,讓目標受眾依照設定的次序看見各個廣告。例如系統會先向目標受眾刊登廣告 A 後,當他們已經觀看過廣告 A,才會刊登廣告 B,如此類推。
一般要按次序來展示一系列廣告,會先等待第一個廣告投放完成後,才會接著刊登第二個廣告,令整個 campaign 的時間會較長,用 sequential ad 則無需等待廣告完結,便可以確保觀眾看過首個廣告後,會接收到之後的廣告。不過,品牌並不能根據受眾有否與廣告進行互動,來設定觀看排序的條件。
何時適合使用排序廣告?
在 Facebook 使用排序廣告只有一個目標,便是透過故事來逐層引領消費者購買產品。因此,當品牌需要透過幾個不同的廣告來敘述同一故事,並希望嘗試接觸更廣泛的受眾,使用 sequential ads 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投放 Sequential Ads 有什麼好處?
排序廣告是設有多階段廣告的活動,它可以透過在數天的流程裡,針對不同受眾度身訂造,以不同方式展示品牌的訊息。而 sequential ads 能夠同時在不同裝置上投放,例如客戶在移動設備上觀看排序中的第一個廣告,然後其後在平板電腦登錄 Facebook,平台會按序列播放第二個廣告,讓整個廣告流程更順暢。
一般來說,sequential campaign 在內容創作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 Awareness(意識):吸引顧客注意,建立品牌意識
- Consideration (觸動考量):鼓勵顧客更深入了解品牌產品的特色
- Conversion (轉換行動):利用真實例子來證明產品的價值,說服顧客購買產品
- Remarketing (再營銷):針對曾對產品感興趣的潛在客戶,吸引他們採取行動
要留意的是,sequential ads 是一個貫徹整個 customer journey 的廣告活動,雖然有較佳的 ROI,但廣告費用也會較高,建議品牌在使用排序廣告前要預留一定的預算。
怎樣製作一個好的 Sequential Ads?
若廣告內容本身不好,有再精準的目標受眾也未必足以發揮廣告成效。因此,一個好的 sequential campaign,需要因應行銷漏斗的流程來制定不同的廣告內容,逐步引領消費者由產生興趣,到作出購買行動。
前文提及排序廣告可分為數個階段,品牌的廣告在 brand awareness 的階段是建立初步印象的關鍵時刻,內容可以先從「為何」出發,例如用一段約 15 秒的簡介短片交代「為何」品牌是與眾不同,又或透過吸引人眼球的視覺元素和醒目的公司標誌,讓觀眾留下印象。
在 consideration 的階段,是品牌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說服觀眾去購買你的產品,因此建議品牌在短片廣告中展示更多有關產品的描述和數據,讓那些對產品感興趣的顧客了解更多有關產品的資訊。
最後 conversion 的部分,廣告內容則可以通過真實案例及用家認證,進一步提升顧客的購買意慾,並以「立即購買」等 CTA 訊息作結,把互動轉化為真實的顧客及銷售,提升 conversion rate。運用排序廣告,提升 Facebook 廣告表現?

相關服務
相關文章

Video:YouTube Shorts 新機遇 – 品牌如何發掘優質短影片創作者
探索 YouTube Shorts 的新機遇。如何讓創作者反客為主,主動出擊,向心儀的品牌發出合作邀請?這一變化將如何重塑創作生態?

Content Marketing:2025 旅遊業營銷策略 – 品牌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創造價值
踏進 2025 年, 旅遊業者、品牌可以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為公司來創造價值?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最新社交媒體與旅遊業的趨勢。

AI:Meta 的 AI 內容變革,品牌該如何適應?
Meta 創始人表示,未來會在 Facebook、 Instagram 等平台,加入更多由 AI 生成的內容。我們應該如何靈活應對,保持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