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10 years we help companies reach their financial and branding goals. Engitech is a values-driven technology agency dedicated.

Gallery

Contacts

411 University St, Seattle, USA

+1 -800-456-478-23

Data 數據 Insights 市場趨勢
【香港對人工智能工具的態度】市場調查報告

【香港對人工智能工具的態度】市場調查報告

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

自從 Open AI 開放 ChatGPT,人工智能以光速發展。現在 ChatGPT、Bing AI、MidJourney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已經能替我們編寫論文、繪畫圖作和製作影片,部份質素甚至比人類製作的內容更加高。不過科技發展再快都需要得到社會接納。香港大眾對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接受程度有多高?品牌打算怎樣利用這些新科技?如果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與真人服務員相比,顧客會如何選擇?

Fimmick 與源大數據早前進行一項不記名的市場調查,包括舉行網上問卷調查和利用大數據分析平台 xMiner 分析香港網上談論的內容,希望了解香港消費者、品牌及市場推廣從業員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態度及使用習慣。現在讓我們分析調查結果。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情況

調查發現高達 96.26% 香港受訪者都認識最少一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每三位香港受訪者中就有二位使用過這些工具,採用率可說是非常之高。

1 曾經使用Generative AI人數比例

與其他新興起科技不一樣,大眾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表現普遍表示肯定,78.87% 受訪者都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非常實用」或「實用」。而且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者橫跨所有性別和年齡,並沒有傾向某個特定組別。即使是傳統上比較保守的 46 – 60 歲群組中,都有 84.62% 受訪者表示「非常實用」或「實用」。

2 你覺得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實用嗎?
3 男_女性有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受訪者的分別佔比
4 各年齡層有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受訪者的分別佔比

這些數據與去年同樣是熱潮的 NFT 有明顯分別。在我們去年的 NFT 調查中,雖然很多人都談論 NFT,但是實際購買過的受訪者只有 25% ,而且大部分是年輕男性的早期採用者。從此可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受大眾接受的程度更加高,影響亦比較廣。

5 2022 年 NFT 調查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比較

從香港網上討論的內容分析,我們發現大眾集中討論 ChatGPT ,討論量高達 70%,遠超任何其他人工智能工具。雖然被喻為 ChatGPT 競爭對手的 Google Bard 與 整合了ChatGPT 功能的Microsoft 搜尋引擎 Bing AI 都有不少討論,不過它們的討論量相加不足兩成。有趣地,在網上問卷調查中第二多受訪者使用的 Poe 討論量只有 2%。這可能是因為ChatGPT 未正式在香港推出,因此網民普遍把 Poe 當成 ChatGPT 來討論,令討論量受到影響。

6 常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討論量

從討論的情感分析,我們發現討論數量最多的四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普遍都受大眾歡迎,正面的討論都超過 50%,唯 ChatGPT 與 Bing AI 有大約 16% 的負面討論,內容主要關於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從人工智能工具的種類分析,我們發現聲音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多正面討論,文字類和影片類的最少。

7 主流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情感分析
8 AIGC 的情感分析

Marketers 與消費者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態度的分別

我們的意見調查發現,75% marketers 表示有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比例比消費者多,可見 marketers 較緊貼市場發展,更加樂意接受新科技。

9 營銷人員與消費者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比例

有趣地, 68.62% 受訪者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出的內容質素「非常好」或「好」,所以當被問及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最多 marketers 表示人工智能工具最大用途是減少編寫文章時間,其次是快速搜集資料,反而生成廣告內容最少受訪者選擇。可見 人工智能對marketers 來說是能夠輔助品牌幕後的工作,但是幕前的內容仍希望由真人校對和製作。

10 營銷人員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質素的評價
11 你認為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對品牌的最大用途有哪些?

這觀點亦可從 marketers 對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的顧慮中看出。比較網絡討論與Marketers的受訪意見可見,香港網民多憂慮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工作(49.4%),但是 marketers 最大的憂慮卻是人工智能可能提出虛假資訊 (69.12%) 和準確度不足 (67.65%),人類工作被取代只有 39.71%。

12 網絡上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憂慮的討論量
13 你認為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會帶來以下哪些顧慮?

至於人工智能於其他方向的應用,最多 marketers 選擇「處理及分析顧客數據」(69.12%),其次是「社交聆聽及發掘社會熱話」(67.65%)和「廣告目標設定及成效追蹤」。隨著第三方 cookies 被淘汰的限期越來越近,廣告成本每天都在增加,品牌對數據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急切。不過若要人手處理海量的顧客數據非常花人力物力,採用 AI 自然是最理想的做法。

14 除了生成內容,你(或客戶) 的品牌會在以下地方使用人工智能嗎?

預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於香港的發展

調查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未來發展非常樂觀。多達 97.18% 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定會」和「可能會」繼續使用這些工具。不過生成式人工智能若要被品牌廣泛採用,除了要解決內容參差、潛在安全問題等挑戰,還需要獲得消費者接受。在調查中,55.66% 消費者都表示比較希望由真人回答問題,選擇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和真人兩者皆可的亦有近40%,可見受訪者對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的接受程度也不低,希望隨著 GPT 4 出現,智能對答的準確度及質素愈來愈高,受眾的接受度亦會進一步提高。

15 你未來會繼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嗎?
16 當你對產品有疑問,你希望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還是真人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這次調查

這次調查主要對象為香港市場推廣從業員與消費者,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網上問卷,內容包括受訪者對不同社交媒體的態度、使用頻率、功能應用等情況。在受訪者中,63.55% 為市場推廣從業員,36.45% 為消費者。男性受訪者佔 36.45%,女性佔 55.14%,不想透露的受訪者佔 8.41%。年齡方面,26.17% 受訪者為 30 歲以下,51.40% 為 30 – 45 歲,46 – 60 歲佔 21.50%,超過 60 歲為 0.93%。

調查第二部份為網上意見分析,透過源大數據的大數據分析平台 xMiner 提供技術及數據支援,分析了 2023 年 1 月 1 日到 3 月 12 日在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討論區、新聞等平台,來自香港超過 5,700 篇貼文及留言。

最後提提大家,任何調查都會受問卷設計、採樣、時間、行業等元素影響,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多留意市場發展,緊貼最新趨勢以制定更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

如果你對 GA4 轉換設定有更多疑問?歡迎到 FacebookInstagram inbox 我們!我們會盡力解答你的問題。

相關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