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不可不知的行內術語 – PII、Non-PII 與個人資料
預計閱讀時間︰4 分鐘
談到數據與營銷,總會提起 PII 與 non-PII。它們是什麼?與個人資料有什麼關係?哪一些資料可以安全地收集,哪一些資料應該盡可能避免?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 PII、non-PII 與個人資料 這三個不可不知的數碼營銷行內術語!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個人識別資訊
PII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中文翻譯作「個人識別資訊」或「個人身份識別信息」,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用來辨別個人身份的資料。PII 可分為 linked data 與 linkable data 兩種。Linked data 是可以直接識別個人身份的資料,例如姓名、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號碼、手提電話、電郵等。Linkable data 是與其他資料配對後才可以辨別個人身份的資料,例如姓氏、性別、生日日期、年齡、任職公司與職位等。PII 對 CRM 與 direct marketing 尤其重要,因為沒有這些資料,品牌就難以聯絡顧客,認出誰是會員,亦無法為顧客計算積分。不過這些資料也是最為敏感的,因此品牌必須要小心收集、整理及保管。
Non-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Non-PII) 非個人識別資訊
Personal Data 個人資料
在香港我們比較常用的是 「personal data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是指可識辨個人的資料,除了身份證號碼、個人姓名、電話號碼、性別、年齡、職業外,還有財政狀況、工作表現評核和意見表達等,涵蓋範圍比 PII 與 non-PII 更加廣泛。不過電郵與 cookies 被視為不足以確定用戶身份的匿名資料,因此現時不屬於個人資料。

總結
雖然不同地區對 PII、non-PII 及個人資料的定義都不一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顧客對私隱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條例也會越來越嚴格,因此大家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適宜考慮以下問題︰
- 這些資料是否一定要收集?沒有這些資料能否繼續操作?大家應避免收集不必要的資料
- 能否去除、加密或整合資料,把 PII 變成較安全的 non-PII?
- 有沒有明確告訴顧客這些資料的用途?如果顧客不同意,可以與誰聯絡?
CRM 系列文章
相關服務
相關文章

AI: Unlocking 7 AI Application in Food and Beverage
Explore the exciting ways AI is reshaping the restaurant experience. From AI-powered ordering to robot servers, the future of dining is here.

CRM: How to Choose a CRM system – Tips & Considerations
Unlock the power of CRM with this comprehensive guide to choosing the right system.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RM, key features.

CRM: Unlocking The Power of Customer Lifecycle Management
In this article, we’ll explore Customer Lifecycle Management (CLM) strategies to transform one-time purchases into lasting customer loyalty and brand advocacy.